過去,佛陀居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,有一天,阿難尊者在閑靜之處思惟佛法,心中忽然生起一個疑問:「世間上是否有一種香,不論在遇到逆風時、順風時,或是逆順之風時,都可以聞得到香氣呢?」
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,尊者來到世尊前,恭敬頂禮後,坐在一旁,請問世尊:「弟子方才思惟佛法時,心中有一個疑問:『在這個世界上,是否有一種香,遇到逆風時可以聞得到香,遇順風、逆順之風時也會香呢?」
世尊回答阿難尊者:「世上確實有這種妙香,無論是遇到逆風、順風,或是逆順之風都清香遠播。」
阿難尊者再問:「什麼香在遇到逆風、順風、逆順之風時,都能顯其芳香?」
世尊告訴尊者:「有三種香,以其香氣之力,可以在逆風時香、在順風時香,在逆順風時都清香遠播。」
阿難尊者於是問佛:「請問是哪三種香呢?」
佛陀說道:「戒香、聞香、施香,這三種香無論是逆風、順風、逆順風都能香氣遠播。世間所有的香之中,這三種妙香最為殊勝、最為尊上,其他的香遠遠比不上這三種香。就好像從牛乳煉成乳酪,從乳酪而有生酥、熟酥,最後,精煉成最為甘純的醍醐,醍醐是五味中最為殊勝、最無上的,沒有任何滋味能超越它。這三種妙香也是如此,是最為殊勝、尊貴,世間沒有其他的香味能超越此三種妙香。」
佛陀於是宣說此偈:
「木蜜及栴檀,優鉢及諸香,亦諸種種香,戒香最為勝。
此戒以成就,無欲無所染,等智而解脫,逝處魔不知。
此香雖為妙,及諸檀蜜香,戒香之為妙,十方悉聞之。
栴檀雖有香,優鉢及餘香,此諸眾香中,聞香最第一。
栴檀雖有香,優鉢及餘香,此諸眾香中,施香最第一。」
「就是此三種香,戒香、聞香、施香——嚴持戒律、深入經藏、廣行布施供養,這三種香在逆風時、順風時、逆順之風時都清香遠播。因此,阿難!應當如是學習,勤求方便法門,成就此三種殊勝之香。」當時,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開示,法喜充滿,遵佛教誨,落實修行。
典故摘自:《增壹阿含經》
香,在佛法中多用於比喻修行所成就之功德如香,馥郁芬芳、遠薰十方。世間的香氣,短暫、有形且生滅;而持戒、聞法、布施——斷惡修善,增長智慧,捨除慳貪廣行布施,所顯發的功德之香,能通達三世、遍及十方。修行學佛應當謹遵佛陀的教誨,因上如實修行,便能成就世間三種最勝之香,由此斷惑證真,趣向佛果。
『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』 觀自在菩薩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。照見五蘊皆空。 度一切苦厄。舍利子。色不異空。空不異色。 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識。亦復如是。 舍利子。是諸法空相。不生不滅。不垢不淨。 不增不減。是故空中無色。無受想行識。 無眼耳鼻舌身意。無色身香味觸法。 無眼界。乃至無意識界。 無無明。亦無無明盡。乃至無老死。亦無老死盡。 無苦集滅道。無智。亦無得。以無所得故。 菩提薩埵。依般若波羅蜜多故。心無罣礙。 無罣礙故。遠離顛倒夢想。究竟涅槃。 三世諸佛。依般若波羅蜜多故。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故知般若波羅蜜多。 是大神咒。是大明咒。是無上咒。 是無等等咒。能除一切苦。真實不虛。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。即說咒曰。 揭諦揭諦。波羅揭諦。波羅僧揭諦。菩提薩婆訶。 佛法不外存,而存自心內
公告
除非斷捨了散逸,否則要透過心靈修持達到成就是很困難的! 只要還未免除二元分別的執念,行菩提心就仍然遙不可及。
蓮師又說:會墮入下三道的惡趣,是由於十惡業,因此,即便是最微小的罪惡都要悔改並且誓願戒除!只要你尚未摒棄我執,那麼不管再怎麼微細的惡行,仍舊會導致後果,因此戒除惡行是必要的。有著概念所緣的善業不會成為解脫之道,因此,要在離念之中懷攝你所有的心靈修行!多生累劫所造的善行,仍舊會被一念嗔心所毀壞,因此,要以慈心、悲心和證悟的心態來訓練自己!
究竟俱生智慧---唯有透過積聚功德、清除一切過患、獲得成就者的加持,才會降臨。你應該了解,在他處尋找此究竟俱生智慧是愚行。
無論如何,除非你捨棄將事物執以為實的執著,否則這一切都是枉然。 因此,莫要將那些迷惘的體驗視為堅固實存的實相!措嘉,似乎沒有什麼行者真的在正確地修持佛法!在未來時代的末法時期,會有許多歪曲不當的行者將佛法視為交易的商品。 在那個時候,所有遵從我的話語的你們,千萬不要放棄十法行。 *繕寫經典、供養、施贈他人、諦聽法教、受持熟記、披讀、開演闡述、諷誦、思維與禪修法之意涵。只靠知識性理解是不可能領會這些言教的根本要義,唯有透過直接體驗才能真正有所了悟。不要將語言文字誤認為是法教的真實義,當刻就要將修行融入自己的生命中,從輪迴中獲得解脫。
2016年1月14日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