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佛陀與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,一起住在毘舍離的獼猴林中。當時,有一位名叫師子的大將軍前往拜見佛陀。將軍見到佛陀,便五體投地頂禮佛足,然後恭敬的坐在一旁。佛陀問師子大將軍:「師子!你平日仍然持續布施嗎?」
師子大將軍回答:「是的,世尊!我還是常在四城門外及城內各處布施,讓眾生無有匱乏。需要飲食的人就布施飲食,另外還有衣服、香花、車馬、坐具,只要對方有需求,就提供給他們。」
佛陀讚歎師子將軍:「你能如此勤於惠施,心中不懷慳吝,非常難能可貴。若能保持隨時惠施的善行,便能獲得五大功德:第一,名聞四海,受到大眾的稱譽:『某村落有一位施主,常恭敬供養沙門、婆羅門所需,讓他們無有匱乏。』這就是施主所獲得的第一種布施功德。」
「其次,檀越施主若至沙門、剎帝利、婆羅門、長者眾中,都不會感到畏怯,能夠處眾無畏,猶如萬獸之王獅子處於鹿群當中,無有畏懼和困難。這就是施主所獲得第二種布施的功德。」
「再者,檀越施主因布施而受眾人敬仰,每一位遇見他的人都心生歡喜,如子見父,恭敬瞻仰而不厭倦。這就是施主所獲得第三種布施之功德。」
「第四,檀越施主命終之後,將投生天上或人間二善道。如果投生到天上,則為諸天人所敬重;如果出生在人間,必是令人尊敬的顯貴者。這就是施主所獲得第四種布施之功德。」
「最後,這位施主的智慧必超越眾人,如果發心出家修行,現世即能斷盡一切煩惱,不再輪迴生死。這就是施主所獲得第五種布施之功德。只要是發歡喜心恆常布施,必定獲此五種布施功德。」
接著,佛陀以偈語開示大眾:「心常喜惠施,功德具足成,在眾無疑難,亦復無所畏。智者當惠施,初無變悔心,在三十三天,玉女而圍遶。」並提示:「檀越施主投生到人間或天上後,若能出家學道、精進修行,便能現身漏盡煩惱,證得涅槃。」
佛陀繼而開示一偈:「施為後世糧,要至究竟處,善神常將護,亦復致歡喜。」並進一步為師子大將軍開示:「如果行布施善行之時,常懷歡悅,意志堅定,便能具足諸善功德,得清淨三昧,並清楚明白這個真理。什麼是清楚明白這個真理呢?就是清楚明白苦的來源、苦的終了,以及如何離苦得樂。所以應當時時刻刻精進努力,修種種布施善行,若能如此實踐,定能隨心滿願,證得阿羅漢果及緣覺聖果。師子大將軍!你當如是踐履。」
師子大將軍聽聞佛陀所開示的布施五大功德,心生歡喜,發願依教奉行。
摘自:《增壹阿含經.卷第二十四.善聚品第三十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