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

蓮師說:人們之所以不想從世俗成就的追逐中轉身離開,是因為他們不明白因果業力的道理和輪迴的特性。此生的逆境是由於往昔的業力,因此不要怪罪到他人!在修道上精進!

除非斷捨了散逸,否則要透過心靈修持達到成就是很困難的! 只要還未免除二元分別的執念,行菩提心就仍然遙不可及。

蓮師又說:會墮入下三道的惡趣,是由於十惡業,因此,即便是最微小的罪惡都要悔改並且誓願戒除!只要你尚未摒棄我執,那麼不管再怎麼微細的惡行,仍舊會導致後果,因此戒除惡行是必要的。有著概念所緣的善業不會成為解脫之道,因此,要在離念之中懷攝你所有的心靈修行!多生累劫所造的善行,仍舊會被一念嗔心所毀壞,因此,要以慈心、悲心和證悟的心態來訓練自己!
究竟俱生智慧---唯有透過積聚功德、清除一切過患、獲得成就者的加持,才會降臨。你應該了解,在他處尋找此究竟俱生智慧是愚行。
無論如何,除非你捨棄將事物執以為實的執著,否則這一切都是枉然。 因此,莫要將那些迷惘的體驗視為堅固實存的實相!措嘉,似乎沒有什麼行者真的在正確地修持佛法!在未來時代的末法時期,會有許多歪曲不當的行者將佛法視為交易的商品。 在那個時候,所有遵從我的話語的你們,千萬不要放棄十法行。 *繕寫經典、供養、施贈他人、諦聽法教、受持熟記、披讀、開演闡述、諷誦、思維與禪修法之意涵。只靠知識性理解是不可能領會這些言教的根本要義,唯有透過直接體驗才能真正有所了悟。不要將語言文字誤認為是法教的真實義,當刻就要將修行融入自己的生命中,從輪迴中獲得解脫。

2016年2月24日

佛示烏鴉與豬喻

     昔日,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,對比丘們說:「我今天開示佛法要用烏鴉與豬兩種動物來做譬喻,大眾聽聞後應當善自思惟。」眾比丘們齊聲答:「是,世尊!」並專心從佛受教。
     佛陀開示:「什麼樣的人會被比喻像烏鴉呢?就像有人在寂靜之處,常耽溺於淫欲中,造作種種惡行,事後感到羞恥而心生悔意,於是便向他人坦誠自己所犯的過失。這樣的人,雖然被修清淨梵行的人指責其惡行,但仍有羞恥心,知道悔過,就像烏鴉常受飢餓之苦,總是吃一些不淨的穢物,吃完便趕快擦嘴,深怕有其他的鳥類看見而嘲笑說:『這烏鴉總是吃不淨的穢物。』如同有人在閑靜處,耽著淫欲,做不善行,事後因羞恥的緣故,便向他人發露懺悔。這樣的行為就如烏鴉的習性。」
     佛陀繼續說道:「什麼樣的行為會被譬喻如豬的習性呢 ? 如果有人在閑靜處,時常耽溺於淫欲,造作種種惡行,卻絲毫沒有羞恥心,更遑論會懺悔過失。不但如此,還驕傲地向他人自誇說:『我在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五欲中悠遊自得,有誰能夠像我這樣自在快樂呢?』這種人做了壞事,毫無羞恥悔改之心,就像豬的習性,總喜歡吃不乾淨的穢物,總是睡在骯髒的地方,還會到豬群當中蹦蹦跳跳。如果有人喜好淫欲、造作壞事,無羞恥心又不知悔改,還大言不慚地自我稱讚:『我在五欲中悠遊自得,沒有人能夠像我這樣快樂自在!』這樣的行為就好像豬一樣的習性。」
     「諸位比丘!不論是烏鴉或是豬的習性,都是修行人應當捨棄與遠離的。大眾應當要朝此方向學習。」諸比丘們聽聞佛陀開示後,心生歡喜,信受奉行。
典故摘自:《增壹阿含經》
     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云:「多欲為苦,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;少欲無為,身心自在。」人的欲望是永無止盡的,芸芸眾生始終向外追求欲望,任己沉浮於五欲之樂,因此迷失自性。學佛之人,當知欲望為眾苦之源,發願做自己心念的主人,遠離五欲,時時刻刻返觀自照,保持覺性存在。

2016年2月23日

措嘉佛母問道:行者不是應該將一切煩惱都以為道用嗎?

      蓮師答覆說: 當然要將煩惱以為道用!然而,只有孔雀能夠以毒為食。  能夠將煩惱以為道用而無須捨棄煩惱的人,比優曇缽羅花還要稀罕。  對於最高根器的行者來說,煩惱會展現為幫手;然而,對於較低根器的人來說,煩惱卻會變成毒藥。  對於較低根器的人而言,斷捨煩惱是比較好的!
       要斷捨多少或多久之後,行者才會變成熟練的能手呢?   措嘉佛母問道。
       當你不執著煩惱與感官歡愉,並且能將之視為幻相,如此,即使煩惱真的生起時,你也不需要厭抑煩惱,因為他們不會再有所危害了。  而當煩惱未生起的時候,你也不會有造作煩惱或歡愉的欲望,因為你已遠離了期待。 當你可以這麼做時,煩惱便是被以為道用了。 試圖以煩惱為道用,然而卻仍執著於實有,就像蒼蠅困陷蜂蜜中一樣。
      措嘉,要斷除這樣的偏歧!
      正確地取受與斷捨,絲毫不離於戒慎警覺,善巧地投身於對抗五毒的戰役中吧! 無論如何,只要你的見地與修行尚未達到穩定,你就應該像隻受傷的鹿一般逃到隱居靜僻處。要像碰到毒蛇一樣,逃離煩惱。
      暫時具有見地的人是無法完全克服煩惱的,行者會因為種種外在情境而捲入煩惱之中。捲入煩惱時,即便只有一瞬間,也造作了“業”。  如果持續煩惱了一段較長時間,你就會造作惡業;也就是說,五毒會在六種感知的每個感知當中,造作出負面業力。 你遲早都會得到果報,因此,無論感受到什麼煩惱、無論什麼煩惱使你的注意力鬆懈下來,你都必須立刻有所覺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