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』 觀自在菩薩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。照見五蘊皆空。 度一切苦厄。舍利子。色不異空。空不異色。 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識。亦復如是。 舍利子。是諸法空相。不生不滅。不垢不淨。 不增不減。是故空中無色。無受想行識。 無眼耳鼻舌身意。無色身香味觸法。 無眼界。乃至無意識界。 無無明。亦無無明盡。乃至無老死。亦無老死盡。 無苦集滅道。無智。亦無得。以無所得故。 菩提薩埵。依般若波羅蜜多故。心無罣礙。 無罣礙故。遠離顛倒夢想。究竟涅槃。 三世諸佛。依般若波羅蜜多故。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故知般若波羅蜜多。 是大神咒。是大明咒。是無上咒。 是無等等咒。能除一切苦。真實不虛。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。即說咒曰。 揭諦揭諦。波羅揭諦。波羅僧揭諦。菩提薩婆訶。 佛法不外存,而存自心內
公告
除非斷捨了散逸,否則要透過心靈修持達到成就是很困難的! 只要還未免除二元分別的執念,行菩提心就仍然遙不可及。
蓮師又說:會墮入下三道的惡趣,是由於十惡業,因此,即便是最微小的罪惡都要悔改並且誓願戒除!只要你尚未摒棄我執,那麼不管再怎麼微細的惡行,仍舊會導致後果,因此戒除惡行是必要的。有著概念所緣的善業不會成為解脫之道,因此,要在離念之中懷攝你所有的心靈修行!多生累劫所造的善行,仍舊會被一念嗔心所毀壞,因此,要以慈心、悲心和證悟的心態來訓練自己!
究竟俱生智慧---唯有透過積聚功德、清除一切過患、獲得成就者的加持,才會降臨。你應該了解,在他處尋找此究竟俱生智慧是愚行。
無論如何,除非你捨棄將事物執以為實的執著,否則這一切都是枉然。 因此,莫要將那些迷惘的體驗視為堅固實存的實相!措嘉,似乎沒有什麼行者真的在正確地修持佛法!在未來時代的末法時期,會有許多歪曲不當的行者將佛法視為交易的商品。 在那個時候,所有遵從我的話語的你們,千萬不要放棄十法行。 *繕寫經典、供養、施贈他人、諦聽法教、受持熟記、披讀、開演闡述、諷誦、思維與禪修法之意涵。只靠知識性理解是不可能領會這些言教的根本要義,唯有透過直接體驗才能真正有所了悟。不要將語言文字誤認為是法教的真實義,當刻就要將修行融入自己的生命中,從輪迴中獲得解脫。
2013年12月12日
2013年12月10日
採取最謙卑的姿態,視每一個人在你之上
即使同僚或部屬—— 出於驕慢而竭盡所能地貶損我,恭敬地視他們為頭頂上的上師。
一個和你擁有同等能力或地位的人,或一個沒有任何良善品質、地位比你低下的人——「儘管你待之以禮,對他體貼周到」——可能會出於自負驕慢而輕蔑地批評你,試著用各種方法來羞辱你。
這種事情發生的時候,不要氣憤或惱怒,或覺得自己遭受惡劣對待。
相反的,把這種人視為指示你解脫道的仁慈上師,敬重以待。
祈願你能夠盡可能地善待他。不論發生什麼事情,不要希望有採取報復的時刻。
那些缺乏你所擁有的教育、力量和技能的人鄙視你、傷害你,而你能夠安忍地承受,這種忍辱的能力尤其令人仰慕。
在安忍地承受羞辱時,仍然保持謙卑,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來對治根深蒂固的串習——「只顧自己的快樂和歡悅的串習。」
絕對不要驕慢自大。相反的,採取最謙卑的姿態,視每一個人在你之上,彷彿你把他們背負在你的頭上一般。
偉大的上師種敦巴甚至會繞行一條在路旁的狗,認清那條狗如一切有情眾生般具有佛性。
☆佛陀法語:假如有惡人前來傷害你們,你們當自攝心,不要起嗔恨的念頭;更要護口,不要說惡毒的語言。
你們要知道放縱嗔恚的心,就能妨礙修道,破諸善法,壞好名聞,失去一切功德之寶。
忍的美德,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。能夠行忍的人,才是有力大人!
假若不能用歡喜之心,忍受惡罵之毒,如飲甘露,就不能稱做有道的智慧之人。
2013年12月9日
知足的人,是真正的大富翁。那怕只得到一點點,也一樣滿心歡喜
感官的享受如同鹽水,嘗得愈多,口愈渴,立即捨棄所有會引生執著的事物。
不論你今天享有什麼樣的舒適、財富和權勢,都是過去生世從事一些微小善行的結果。不論你擁有多少的舒適、財富和權勢,永不滿足是一般人的特徵。你或許擁有多過你實際需要的財富,你或許勝過眾多對手,你或許擁有親密的朋友和親人,但這些永遠都不夠;即使金幣如下雨般從天而降,也可能都不夠。當你對所有令人嚮往的事物的渴望變得如此根深蒂固時,試著去滿足你的渴望,就如同飲用鹽水——喝得愈多,愈感到口渴。
佛陀法語:諸弟子們!你們應當知道多欲的人,苦惱亦多;少欲的人,才是住於安穩的世界。你們要脫離苦惱,就要知足,知足之法,才是幸福安樂之道。
“不滿足”的毀滅力量可以由頂生王的故事來說明。頂生王在過去的生世積聚了大量的功德,然後投生成為一個轉輪聖王。他逐漸登上天道不同層次,最後達到三十三天的層次。在那裡,他能夠和天神中的天神帝釋天共享王座。帝釋天擁有許多劫的壽命,能夠享受如意樹的果實,飲用仙湖的甘露,用身體散放出來的光芒照亮整個宇宙。頂生王本來能夠繼續享受如此精緻的快樂,但他想要殺害帝釋天,好讓自己變得更有權勢,成為宇宙中最偉大的人物。這個念頭恰巧在他的功德耗盡時生起,他痛苦悲慘地死去,墮入凡俗的世界。
龍欽巴尊者說:不知道滿足,再富有的人都是窮人,因為那顆貪婪的心啊!從來就沒有滿足的時候。知足的人,是真正的大富翁。那怕只得到了那麼一點點,也一樣滿心歡喜。
知道如何滿足於你所擁有的事物,即是擁有真正的財富。
知道如何滿足於你所擁有的事物,即是擁有真正的財富。
如《涅槃經》中說:“少欲者,不求不取;知足者,得少不悔恨。”
當你知道如何去判斷什麼是足夠的,你將不再受到渴望、貪慾和需求的折磨。
龍樹菩薩在《親友書》中也說:
“佛說一切財產中,知足乃為最殊勝,是故應當常知足,知足無財真富翁”。
“佛說一切財產中,知足乃為最殊勝,是故應當常知足,知足無財真富翁”。
如今人們忙碌地追求物質,全神貫注於自己能夠得到什麼。
結果,聞、思、修退減了,佛陀的教法也隨之衰微。
事實上,聞、思、修是永不足夠的唯一事物。
智慧主文殊師利通曉一切,行走宇宙十方之所有淨土,不斷請求諸佛為了眾生來轉動大乘教法的法輪。
因此,你要滿足於擁有的凡俗事物,但絕不要滿足於佛法。
如果你對凡俗的貪愛和厭惡永不滿足,又不渴望佛法,你只會愈來愈向下沉淪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