皈依三寶的介說(下)
「心淨佛土淨」,外在一切境界無有自性,虛妄不實,皆是這念心所現。這念心清淨,六根就清淨,六根清淨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塵即清淨;乃至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等六識,也就清淨;六識清淨,所見的國土就是清淨。所以,唯有心清淨,才是真正的淨土;反之,心不清淨,所見的國土也不清淨。譬如白天修了善法,心中充滿愉悅,就是一片光明,晚上睡覺就睡得安穩、香甜;倘若心中有煩惱,乃至做了惡事,內心充滿不安,就是一片黑暗,甚至都會做惡夢。
每個人的心都有本具的光明,這不是一種譬喻,而是確確實實的真理。例如人有身光、智光。智光──智慧就是光明;身光──薰修善法,心定了,身上也會有很好的氣色。譬如看相的人,判斷一個人運勢如何,就是看這個人的氣色。因為氣色是隨善惡業所現,善惡業又隨這念心而現。如善業現前,心念都是光明,身上就現出光明,氣色佳,運勢也很好,因為善的果報正現前;假使惡業現前,心念又一片黑暗,身上氣色不好,臉上是一團穢氣,運勢自然也不佳。
所以,命相也有其根據與道理,然而與佛法畢竟不同,看相所看的是「果」;而佛法注重的是「因」。有因才有果,果報已經現前,逃避、不願承擔只是徒增煩惱痛苦,佛法告訴我們要積極從因中努力,如此才能改造命運,做生命的主人,而非一直從果報上去冀求。
「心淨佛土淨」,外在一切境界無有自性,虛妄不實,皆是這念心所現。這念心清淨,六根就清淨,六根清淨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塵即清淨;乃至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等六識,也就清淨;六識清淨,所見的國土就是清淨。所以,唯有心清淨,才是真正的淨土;反之,心不清淨,所見的國土也不清淨。譬如白天修了善法,心中充滿愉悅,就是一片光明,晚上睡覺就睡得安穩、香甜;倘若心中有煩惱,乃至做了惡事,內心充滿不安,就是一片黑暗,甚至都會做惡夢。
每個人的心都有本具的光明,這不是一種譬喻,而是確確實實的真理。例如人有身光、智光。智光──智慧就是光明;身光──薰修善法,心定了,身上也會有很好的氣色。譬如看相的人,判斷一個人運勢如何,就是看這個人的氣色。因為氣色是隨善惡業所現,善惡業又隨這念心而現。如善業現前,心念都是光明,身上就現出光明,氣色佳,運勢也很好,因為善的果報正現前;假使惡業現前,心念又一片黑暗,身上氣色不好,臉上是一團穢氣,運勢自然也不佳。
所以,命相也有其根據與道理,然而與佛法畢竟不同,看相所看的是「果」;而佛法注重的是「因」。有因才有果,果報已經現前,逃避、不願承擔只是徒增煩惱痛苦,佛法告訴我們要積極從因中努力,如此才能改造命運,做生命的主人,而非一直從果報上去冀求。
功名、事業、學業,想要有所成就,要靠自己不斷地努力,再加上具足善法、福德,因緣和合就能成功;有了福德再加上努力,這一生的前途一定無限光明。種善因得善果,因果相應,這是佛法所說不變的真理。
想要成功必須眾緣和合,一個人如果沒有福德,雖然自己很努力,可惜機運不好,今生想功成名就也不容易。例如世間有些企業的董事長,自己不一定很聰明,但總經理、祕書之類的部屬,卻都很有智慧。這就是由於身為董事長的人,過去生多修福德,所以能有許多助緣,幫助其成就事業。又或者過去有許多文學家,雖具才華,但一生卻潦倒不堪,不受肯定重視,究其原因也是如此;過去如果只修慧而不修福,雖然頗有才華,卻好似生不逢時,很難有所成就。所以,佛法教示大眾要修福、修慧,福慧雙修;既有智慧能明達一切,又有種種福德助緣,因緣和合這一生的功名利祿、事業、學業就能很順利、很光明!
想要成功必須眾緣和合,一個人如果沒有福德,雖然自己很努力,可惜機運不好,今生想功成名就也不容易。例如世間有些企業的董事長,自己不一定很聰明,但總經理、祕書之類的部屬,卻都很有智慧。這就是由於身為董事長的人,過去生多修福德,所以能有許多助緣,幫助其成就事業。又或者過去有許多文學家,雖具才華,但一生卻潦倒不堪,不受肯定重視,究其原因也是如此;過去如果只修慧而不修福,雖然頗有才華,卻好似生不逢時,很難有所成就。所以,佛法教示大眾要修福、修慧,福慧雙修;既有智慧能明達一切,又有種種福德助緣,因緣和合這一生的功名利祿、事業、學業就能很順利、很光明!
修福的方法,就是惜福、培福。惜就是愛惜,愛惜自己的福報,省吃儉用、不浪費。物資不僅要充分地運用,並且要愛護它,所謂「物盡其用」,如此就是惜福。惜福屬於消極的一面,進一步必須積極地培福;在經濟學而言,惜福、培福就是開源與節流。
在世間生存必須要具足「祿」與「壽」。「祿」指利祿,就是錢財、功名;「壽」,就是壽命。祿壽都有其因果定則,今世享有多少的祿壽,皆是取決於過去所種的因。例如過去生修善積福,今生得享壽七十歲,擁有一百萬財富的果報。只要今生不糟蹋自己的福報,就一定能平安的活到七十歲;而且只要努力,很快就能賺得一百萬。但是,若不知惜福,天天折損福報,可能就享用不到一百萬,甚至影響壽命。例如吃飯時,吃不完的白飯,直接就倒進垃圾桶,這就是糟蹋福報。明白祿壽不離因果的道理,就不會任意糟蹋日常所需,如此就能保有今生的福報。
惜福節流之外,還要積極開源,修善培福。開源之法,就是將過去生修福所感得的福報,加以運用再修善法。如此過去種善因,今生得善果;今生又再種善因,則所得的就更倍於前。所謂因能感果,果中又種因,始終是因果循環,無窮無盡,不斷在因中努力,修善積福,人生就愈來愈富貴,愈走愈光明。
在世間生存必須要具足「祿」與「壽」。「祿」指利祿,就是錢財、功名;「壽」,就是壽命。祿壽都有其因果定則,今世享有多少的祿壽,皆是取決於過去所種的因。例如過去生修善積福,今生得享壽七十歲,擁有一百萬財富的果報。只要今生不糟蹋自己的福報,就一定能平安的活到七十歲;而且只要努力,很快就能賺得一百萬。但是,若不知惜福,天天折損福報,可能就享用不到一百萬,甚至影響壽命。例如吃飯時,吃不完的白飯,直接就倒進垃圾桶,這就是糟蹋福報。明白祿壽不離因果的道理,就不會任意糟蹋日常所需,如此就能保有今生的福報。
惜福節流之外,還要積極開源,修善培福。開源之法,就是將過去生修福所感得的福報,加以運用再修善法。如此過去種善因,今生得善果;今生又再種善因,則所得的就更倍於前。所謂因能感果,果中又種因,始終是因果循環,無窮無盡,不斷在因中努力,修善積福,人生就愈來愈富貴,愈走愈光明。
「壽」,指壽命。今生應享年壽多少,皆是前世所種的因。今生能享壽七十歲,若不糟蹋自己的壽命,這一生就能享有七十歲的壽命。但是,如果造作短命、減壽的因,就會感短命的果報;例如殺生,殺業太重,會感得多病、短命的果報,壽命自然會減少。其次是妄想心太重,這當中又以淫欲心最為嚴重。一般人如果到處拈花惹草,縱情恣欲,很容易就會減短壽命。淫欲的因不僅會感短命的果報,同時深重的情執,也會讓自己在生死苦海中輪轉不休。想修長壽的福報,就必須斷除殺業,遠離淫欲,保持清淨心。
要戒除這些不良的行為、習氣,就必須受三皈、五戒,以善法捨去惡法,不斷修善積福,如此不僅能保有這一生的「祿壽」,而且還能增勝自己的福德。佛法中強調因果的重要,教導人們要知命,知命然後才能立命;立命,就是創造、改變自己的命運。從因地上積極地行善法、種善因,本著佛法因果的原則為人處事,這一生的前途一定光明,生活必能幸福快樂。
要戒除這些不良的行為、習氣,就必須受三皈、五戒,以善法捨去惡法,不斷修善積福,如此不僅能保有這一生的「祿壽」,而且還能增勝自己的福德。佛法中強調因果的重要,教導人們要知命,知命然後才能立命;立命,就是創造、改變自己的命運。從因地上積極地行善法、種善因,本著佛法因果的原則為人處事,這一生的前途一定光明,生活必能幸福快樂。
深信因果,所作所為不違背因果,就能知命、立命;進一步改變、創造自己的命運,這些例子在歷史、社會上俯拾即是。譬如以前有位一掌禪師,遇到一位懂得命理的人指點,知道自己只剩一斗米的福報;這斗米吃完,自己的壽命也將結束。想到今生的道業尚未成就,如今該如何是好?最後禪師心想:既然命中注定如此,那麼就將這斗米愛惜著用吧!於是禪師將手掌沾濕,放入米缸中黏起幾十粒的米,每日就吃幾十粒米,不足部分就以野菜充饑。這段時間,禪師一方面惜福,省吃儉用;同時更精進的打坐用功,所以一斗米尚未食用完,就已經成就聖道。
佛法的知命不是消極的認命,知命是承擔今生現前的果報,知命後要積極的立命,在因地上努力,改變自己的命運。明白佛法的道理,人生在逆境時就不會消極、悲觀,反而更能積極開創自己的命運。
佛法的知命不是消極的認命,知命是承擔今生現前的果報,知命後要積極的立命,在因地上努力,改變自己的命運。明白佛法的道理,人生在逆境時就不會消極、悲觀,反而更能積極開創自己的命運。
由於三寶在世間,佛法得以弘揚,使眾生能夠知道真理,得到出世解脫的利益,為世間人的最上福田,因此稱為「住持三寶」。所以,以恭敬心供養三寶,可以增長我們的福報。
但是,人生只是培福還不夠,還要積極修慧。前面所講的最初三寶、小乘三寶、大乘三寶和住持三寶,是屬於心外的三寶;而自性三寶是屬於自己心內的三寶。自性,就是靈知靈覺這念心;大眾聽法的這念心,就是自己本具的心性。這念智慧心能起觀照,即是「自性佛寶」;心當中具足一切功德、智慧,是「自性法寶」;這念清淨心沒有是非、得失,二六時中寂照一如、定慧等持,就是「自性僧寶」。本具心性中具足佛、法、僧三寶,所以自性三寶又稱為一體三寶,修行就是要使自己本具的三寶現前,體會到自性三寶,道業才能有所成就。
但是,人生只是培福還不夠,還要積極修慧。前面所講的最初三寶、小乘三寶、大乘三寶和住持三寶,是屬於心外的三寶;而自性三寶是屬於自己心內的三寶。自性,就是靈知靈覺這念心;大眾聽法的這念心,就是自己本具的心性。這念智慧心能起觀照,即是「自性佛寶」;心當中具足一切功德、智慧,是「自性法寶」;這念清淨心沒有是非、得失,二六時中寂照一如、定慧等持,就是「自性僧寶」。本具心性中具足佛、法、僧三寶,所以自性三寶又稱為一體三寶,修行就是要使自己本具的三寶現前,體會到自性三寶,道業才能有所成就。
如何使自性三寶現前?在理上,要了解自性三寶人人本具。體悟自性三寶,可分兩方面來說:一是始覺、一是本覺。「覺」就是靈知靈覺這念心,能知冷、熱、痛、癢;能知是、非、善、惡就是覺。如小孩子一出生就知道哭、知道笑,餓了就知道要吃東西,也知道那個是好、那個是壞,好的就喜歡吃、壞的就不喜歡吃,這就證明──靈知靈覺這念心人人皆有,此即「本覺」。
本覺,不只人有,一切蠢動含靈都有。例如狗一看到主人回來,馬上跑過去,搖搖尾巴,表現出很歡喜、很歡迎的樣子,這就是靈性、覺性的作用!有些動物的感覺、觸覺,較人類還要靈敏。譬如狼犬的嗅覺,就遠超於人類之上;又譬如山上的獵犬,只要循著兔子的氣味追蹤,馬上就能發現兔子的所在位置,而我們人類就無法做到。例如牛也有靈性,見屠夫來了,知道屠夫要把自己買回去殺掉,馬上就流淚。世間上有很多這種例子,慢慢去觀察就能體會,一切有情眾生都有靈性,靈知靈覺的這念心就是佛性。
本覺,不只人有,一切蠢動含靈都有。例如狗一看到主人回來,馬上跑過去,搖搖尾巴,表現出很歡喜、很歡迎的樣子,這就是靈性、覺性的作用!有些動物的感覺、觸覺,較人類還要靈敏。譬如狼犬的嗅覺,就遠超於人類之上;又譬如山上的獵犬,只要循著兔子的氣味追蹤,馬上就能發現兔子的所在位置,而我們人類就無法做到。例如牛也有靈性,見屠夫來了,知道屠夫要把自己買回去殺掉,馬上就流淚。世間上有很多這種例子,慢慢去觀察就能體會,一切有情眾生都有靈性,靈知靈覺的這念心就是佛性。
每個人都有本覺──本具的覺性,只因無始以來都在迷惑顛倒中,所以無法顯發本覺的智慧。在這個世界,聰明、遲鈍,智慧高、智慧低,每個人各不相同,這些都是因為前世的因果所造成。過去世心中迷惑顛倒的程度比較低,今生的智慧就比較高;過去世迷惑顛倒的程度較重,今生的智慧就較低,一切只因迷、悟而有差別;而修行,就是要轉迷成悟。
雖然覺性人人本具,想要超凡入聖,就必須要有始覺。「始覺」,就是從現在開始覺悟的這念心,能夠覺察、覺照不再迷惑顛倒,如此便能顯發本覺無量的智慧,開發這念心潛藏無窮的妙用。譬如透過禪修靜坐,有了定力,證到神通,就可以移山倒海,而這只是將本具的力量顯發出來,一般人稱此為潛能。人人都潛藏有不可思議的力量,譬如一個很寬的河溝,平時跳不過去,可是遇到後面有強盜追過來,為了保命,這個時候可能一下就可以跳過去;因為要保命,所以不顧一切,一心專注,一跳就過去了。如果本來沒有這種力量,如何能跳得過去?所以佛法中提到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,一切都取決於我們這一念心。
雖然覺性人人本具,想要超凡入聖,就必須要有始覺。「始覺」,就是從現在開始覺悟的這念心,能夠覺察、覺照不再迷惑顛倒,如此便能顯發本覺無量的智慧,開發這念心潛藏無窮的妙用。譬如透過禪修靜坐,有了定力,證到神通,就可以移山倒海,而這只是將本具的力量顯發出來,一般人稱此為潛能。人人都潛藏有不可思議的力量,譬如一個很寬的河溝,平時跳不過去,可是遇到後面有強盜追過來,為了保命,這個時候可能一下就可以跳過去;因為要保命,所以不顧一切,一心專注,一跳就過去了。如果本來沒有這種力量,如何能跳得過去?所以佛法中提到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,一切都取決於我們這一念心。
心性本具無量的智慧功德,只因眾生執著顛倒,這念心迷惑了;所以雖然本具,卻如同遺失。佛陀是覺悟的聖者,覺悟這念心,到達究竟圓滿;並依覺悟之理教化眾生,令其返迷歸真,開啟含藏萬德的心靈寶所。佛法中「戒、定、慧」的真理,如同打開寶所的三把鑰匙,依之修行明悟心性,此生就能受用無窮。
透過聽經聞法,了達世間一切都是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,虛妄不實、不可久留。既有生必有死,即使活到一百歲,如果不知修行,死後仍要流轉諸趣受苦。所以要把握難得的人身,用功修行,為生命找到安身立命之處。
安身立命之處,就是常、樂、我、淨的涅槃境界。想要達到涅槃的境界,就要落實「戒、定、慧」的修行,依此來漏盡煩惱,淨化、提昇自己的心靈。知道了這個道理,就是始覺;依佛法的道理,不斷覺察、覺照身口意三業,以始覺之智照本覺之理,就能體達聖人究竟圓滿的覺悟境界。
透過聽經聞法,了達世間一切都是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,虛妄不實、不可久留。既有生必有死,即使活到一百歲,如果不知修行,死後仍要流轉諸趣受苦。所以要把握難得的人身,用功修行,為生命找到安身立命之處。
安身立命之處,就是常、樂、我、淨的涅槃境界。想要達到涅槃的境界,就要落實「戒、定、慧」的修行,依此來漏盡煩惱,淨化、提昇自己的心靈。知道了這個道理,就是始覺;依佛法的道理,不斷覺察、覺照身口意三業,以始覺之智照本覺之理,就能體達聖人究竟圓滿的覺悟境界。
釋迦牟尼佛歷經六年苦行,最後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成正覺,歎然說道:「奇哉!奇哉!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,而不能證得。」一切眾生皆有本覺之智,靈知靈覺這念心,本具大智慧、大神通;只因有妄想、執著,所以無法體證本具的智慧。
始覺即是去惡修善的智慧,把惡的習慣轉化,善法自然現前,用能觀之智開發本具的智慧、覺性,就能開啟心性無窮的智慧、妙用。
本覺之理,就是實相、就是自性法寶、就是真如法身。例如,晚上睡覺時,睡在只有一個榻榻米那麼大的地方,然而作夢的時候,卻夢到其他城市或國家,夢中是另外一個寬廣的天地,這就是自性實相、真如法身所起的作用。這念心性攀緣什麼境界,實相就現出什麼境界,這念心雖然隨著因緣起種種變化、作用,然而能知的這念心、這個實相始終不變,這就是我們自性法寶。
始覺即是去惡修善的智慧,把惡的習慣轉化,善法自然現前,用能觀之智開發本具的智慧、覺性,就能開啟心性無窮的智慧、妙用。
本覺之理,就是實相、就是自性法寶、就是真如法身。例如,晚上睡覺時,睡在只有一個榻榻米那麼大的地方,然而作夢的時候,卻夢到其他城市或國家,夢中是另外一個寬廣的天地,這就是自性實相、真如法身所起的作用。這念心性攀緣什麼境界,實相就現出什麼境界,這念心雖然隨著因緣起種種變化、作用,然而能知的這念心、這個實相始終不變,這就是我們自性法寶。
「始覺之智照本覺之理」,返照,就是觀空、破執,藉由空性之理破除我們的執著,息滅妄想。藉止觀,修止、修定,使心靜下來,不起妄想,心如止水,真心自能現前。
一般人眼睛喜歡往外看、耳朵往外聽,因為一直向外攀緣,心就隨外境散亂、顛倒,所以要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往內收攝。如同蝸牛的觸角一碰觸到外面的東西,馬上就收回來。我們的六根也是如此,如果一直往外攀緣,迷執於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塵境界,就是輪迴生死的根本;所以要時時保持覺性,六根攀緣境界,馬上知道覺察,往內收攝,斷除生死輪迴的因。
看到好的境界心生貪愛,心中的貪念一起,馬上能夠覺察,就是始覺。覺察後,趕快端正心念,兩眼內視、兩耳內聽,六根不緣六塵,六根清淨,這念心達到寂靜、正定,沒有生、沒有滅,本具的智慧自能開顯,定慧等持這念心是最真實的。
一般人眼睛喜歡往外看、耳朵往外聽,因為一直向外攀緣,心就隨外境散亂、顛倒,所以要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往內收攝。如同蝸牛的觸角一碰觸到外面的東西,馬上就收回來。我們的六根也是如此,如果一直往外攀緣,迷執於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塵境界,就是輪迴生死的根本;所以要時時保持覺性,六根攀緣境界,馬上知道覺察,往內收攝,斷除生死輪迴的因。
看到好的境界心生貪愛,心中的貪念一起,馬上能夠覺察,就是始覺。覺察後,趕快端正心念,兩眼內視、兩耳內聽,六根不緣六塵,六根清淨,這念心達到寂靜、正定,沒有生、沒有滅,本具的智慧自能開顯,定慧等持這念心是最真實的。
藉由修習止觀法門,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往內收攝,長期用功下來,功夫純熟,這時候心達到涅槃、寂滅的境界;就是「常寂常照」。常就是不變,寂就是不動,照就是觀照,這一念心,始終是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。
更進一步,這念心沒有第二念心,能所一如,能照與所照、能觀與所觀,到達絕對的境界;不落兩邊、不落空、不落有,一切無住,歸於中道了義,就是佛法最高的境界。如《金剛經》上所說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了知種種境界,而不著於境界,這念心始終是清楚明白、如如不動,就是菩提涅槃。
「菩提覺法樂,涅槃寂靜樂」,菩提就是指我們這念心性,能夠分別是非、善惡、對種種境界,了了分明,這一念智光就是菩提。這念心不動不搖、不去不來,始終平靜、沒有妄念,就是涅槃。
更進一步,這念心沒有第二念心,能所一如,能照與所照、能觀與所觀,到達絕對的境界;不落兩邊、不落空、不落有,一切無住,歸於中道了義,就是佛法最高的境界。如《金剛經》上所說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了知種種境界,而不著於境界,這念心始終是清楚明白、如如不動,就是菩提涅槃。
「菩提覺法樂,涅槃寂靜樂」,菩提就是指我們這念心性,能夠分別是非、善惡、對種種境界,了了分明,這一念智光就是菩提。這念心不動不搖、不去不來,始終平靜、沒有妄念,就是涅槃。
涅槃和菩提,不是一、也不是二,涅槃如如不動,菩提了了分明。涅槃和菩提,就好比是我們的手一樣,手撐開來是掌,一握起來是拳頭;拳頭就好比是涅槃,手掌譬如菩提,雖然形態不同,但都是手,所以不是二。
菩提和涅槃也不是一,握緊拳頭了就不是手掌,一撐開手掌來就不是拳頭,雖然都是手,但形態不同,所以不是一。拳與掌不能分開,是一體的兩面;涅槃和菩提也是一體的兩面。菩提是一種智慧,這個智慧心了了分明,但如果未達到如如不動的境界,就不能保養長久。所以悟了菩提心,更進一步還要保持定力,培養不動的這念心,能夠恆久堅住正念、如如不動,才是究竟覺悟的境界。
所以禪宗祖師大德開悟以後,還要到水邊林下去保養聖胎,就是要保任這念心,悟到這念心,始終是安住在這念心上,保持不動的境界;經過保任,道心堅固、不退了,這一生就能了生死。依著這樣來用功,持續地以能觀之智照所觀之理,當能觀與所觀到達一如的境界,本具的自性三寶就現前,體悟到自性三寶,這一生便能受用無窮。
菩提和涅槃也不是一,握緊拳頭了就不是手掌,一撐開手掌來就不是拳頭,雖然都是手,但形態不同,所以不是一。拳與掌不能分開,是一體的兩面;涅槃和菩提也是一體的兩面。菩提是一種智慧,這個智慧心了了分明,但如果未達到如如不動的境界,就不能保養長久。所以悟了菩提心,更進一步還要保持定力,培養不動的這念心,能夠恆久堅住正念、如如不動,才是究竟覺悟的境界。
所以禪宗祖師大德開悟以後,還要到水邊林下去保養聖胎,就是要保任這念心,悟到這念心,始終是安住在這念心上,保持不動的境界;經過保任,道心堅固、不退了,這一生就能了生死。依著這樣來用功,持續地以能觀之智照所觀之理,當能觀與所觀到達一如的境界,本具的自性三寶就現前,體悟到自性三寶,這一生便能受用無窮。
瞭解自性三寶是我們本具的心性,依著佛法的道理去實踐,修正自己的身口意,在修行的路上保持長遠心,才能啟發、開顯自性三寶。
修行學佛,首先要受三皈依,依著大善知識、依著佛法來修行;佛法有無量無邊的法門,真正了解三皈依的道理,依此道理來實踐,這一生的道業必有所成就。
皈依的道理有深、有淺,只知皈依外相的三寶,而不知皈依自性三寶,始終只能在事相上努力,不能體達心性的真理,道業就很難更進一步;只能在佛法中種下善根,種了善根,慢慢修習,因緣成熟,將來聽聞到自性三寶的道理;或者體悟到心性的真理,親見自性三寶方能成就正覺。
修行學佛,首先要受三皈依,依著大善知識、依著佛法來修行;佛法有無量無邊的法門,真正了解三皈依的道理,依此道理來實踐,這一生的道業必有所成就。
皈依的道理有深、有淺,只知皈依外相的三寶,而不知皈依自性三寶,始終只能在事相上努力,不能體達心性的真理,道業就很難更進一步;只能在佛法中種下善根,種了善根,慢慢修習,因緣成熟,將來聽聞到自性三寶的道理;或者體悟到心性的真理,親見自性三寶方能成就正覺。
皈依就是歸順、依靠。尚未親見自性三寶前,必須依著佛法僧三寶的教導來學習,否則外境的染緣及邪見熾盛,遇到不好的因緣,言行舉止就會受影響;養成壞的習氣,產生許多的煩惱與痛苦。如果交往的是良朋益友,今生就能受其薰習,深受其益;交往的是損友,無形當中學到許多不良的習慣,讓自己墮落痛苦。
三寶就是清淨的善緣,能令我們轉化煩惱,出離生死苦海,所以要把握因緣皈依三寶。譬如小孩子,離開家庭到外面遊蕩,失去了家庭、父母的依靠,生活乏人教導、照顧,日子便過的很辛苦;突然想到父母的慈悲,覺得還是家庭安全,於是回家受父母的照顧、教導,感覺得很安全、有依靠,人生也充滿希望。
佛法中提到,眾生沒有覺悟以前,就如同小孩離家流浪,在生死苦海、地獄火坑、三塗惡道、人天道上遊蕩飄泊,始終是在三界中輪迴受苦;覺悟到過去的迷惑顛倒,就要皈依三寶,落實修行才能離苦得樂 。
三寶就是清淨的善緣,能令我們轉化煩惱,出離生死苦海,所以要把握因緣皈依三寶。譬如小孩子,離開家庭到外面遊蕩,失去了家庭、父母的依靠,生活乏人教導、照顧,日子便過的很辛苦;突然想到父母的慈悲,覺得還是家庭安全,於是回家受父母的照顧、教導,感覺得很安全、有依靠,人生也充滿希望。
佛法中提到,眾生沒有覺悟以前,就如同小孩離家流浪,在生死苦海、地獄火坑、三塗惡道、人天道上遊蕩飄泊,始終是在三界中輪迴受苦;覺悟到過去的迷惑顛倒,就要皈依三寶,落實修行才能離苦得樂 。
了解皈依的道理,皈依三寶為佛弟子,初初修行學佛,尚未得正見、正信、正定,信念未堅,對真理的信心不足,修行就容易退轉,所以必須依靠善知識教導、指引,對佛法產生信心,才能真正落實修行。所謂「信滿成佛」,信心真正到達絕對、百分之百,一定能依著佛法的道理去實踐,今生道業必能成辦。
一般人初信佛法,心中疑惑未除,懷疑世間究竟有沒有佛菩薩?自性中是不是真有神通、禪定?……,只要心中起疑,信心開始動搖,便缺乏落實佛法的力量。佛經中提到: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。」就是強調信心的重要,一般宗教也強調信仰、信心,但佛法更進一步,不但要相信,而且還要具有正信,透過正確的知見,才是有智慧的信仰,知道是非善惡、邪正曲直,不為錯誤的邪見所迷惑,依此方向修行,人生便會愈走愈光明。而佛教是含具真理、智慧的宗教,透過對佛法的信心與實踐,必能得到大利益。
一般人初信佛法,心中疑惑未除,懷疑世間究竟有沒有佛菩薩?自性中是不是真有神通、禪定?……,只要心中起疑,信心開始動搖,便缺乏落實佛法的力量。佛經中提到: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。」就是強調信心的重要,一般宗教也強調信仰、信心,但佛法更進一步,不但要相信,而且還要具有正信,透過正確的知見,才是有智慧的信仰,知道是非善惡、邪正曲直,不為錯誤的邪見所迷惑,依此方向修行,人生便會愈走愈光明。而佛教是含具真理、智慧的宗教,透過對佛法的信心與實踐,必能得到大利益。
梁啟超先生曾說:「佛法的真理,使上智的人不得不信;佛法講因果,使下愚的人不得不畏。」因為佛法所講的真理是絕對的,世間上再沒有比佛法更真實的道理。
所謂真理就是永恆不變的道理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皆如是,不因時間、空間、 人事不同而改變;如果過去認為是對的,經過一段時間就不正確了,這就不是真理,譬如在科學界發明一種理論,這個理論對當時而言是正確的,但經過一段時間後,又發現另一個新的理論,取代之前的說法,於是當初認為是正確的道理,現在來看就不見得真實。科學時時都在日新月異,新的理論與發現始終是層出不窮,現在發現的道理雖然正確,但無法禁得起時間、空間的考驗,就不是絕對的真理。
真正的至道,是絕對真實的道理,恆常不變,佛法所說的道理就是絕對不變的真理。
所謂真理就是永恆不變的道理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皆如是,不因時間、空間、 人事不同而改變;如果過去認為是對的,經過一段時間就不正確了,這就不是真理,譬如在科學界發明一種理論,這個理論對當時而言是正確的,但經過一段時間後,又發現另一個新的理論,取代之前的說法,於是當初認為是正確的道理,現在來看就不見得真實。科學時時都在日新月異,新的理論與發現始終是層出不窮,現在發現的道理雖然正確,但無法禁得起時間、空間的考驗,就不是絕對的真理。
真正的至道,是絕對真實的道理,恆常不變,佛法所說的道理就是絕對不變的真理。
學佛就是要信仰佛法真實的道理,建立正確的觀念,依善知識的教導去實踐,做到「依法不依人」,修行才能發長遠心。譬如有些人跟隨某位師父學習,覺得對方的道德、學問、修行都很不錯,等到因緣改變,或者遇到一些境界,馬上推翻對這位師父的看法,對佛法的信心就動搖了,甚至退失對修行的信心。其實,信心不應建立在對某個人的執著,而是信仰他所說的道理,是佛法、是真理,信仰這個道理並落實,如此修行,方可長遠,終能成就正覺。
佛法有很多真實的道理,如四諦——苦、集、滅、道的真理,過去如是、現在如是、未來如是,是絕對不變的;信仰這個真理,知道苦的根源來自種種煩惱,落實修行,斷除煩惱,便能得證涅槃,涅槃是最安樂的所在。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超越生死、斷除煩惱、證涅槃,有此觀念,就是真正的正信。
末法時期,如果對佛法的道理不了解,就容易為外界各種知見所迷惑,一迷惑,就容易退失信心,道業也無法成就。所以,學佛必須先皈依三寶,經常親近三寶,受三寶薰習,八識田中的種子轉識成智,回歸清淨的自性,徹見自性三寶,生生世世都受用無窮,才是三皈依的真正意義。
佛法有很多真實的道理,如四諦——苦、集、滅、道的真理,過去如是、現在如是、未來如是,是絕對不變的;信仰這個真理,知道苦的根源來自種種煩惱,落實修行,斷除煩惱,便能得證涅槃,涅槃是最安樂的所在。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超越生死、斷除煩惱、證涅槃,有此觀念,就是真正的正信。
末法時期,如果對佛法的道理不了解,就容易為外界各種知見所迷惑,一迷惑,就容易退失信心,道業也無法成就。所以,學佛必須先皈依三寶,經常親近三寶,受三寶薰習,八識田中的種子轉識成智,回歸清淨的自性,徹見自性三寶,生生世世都受用無窮,才是三皈依的真正意義。
釋迦牟尼佛說:「汝是當成佛,我是已成佛,常作如是信,戒品已具足。」正說明佛性本具、平等,大家都可以成佛,依照佛法修習,最後都能成就如來的功德果報;藉由皈依外在三寶為方便,親近三寶、慢慢薰習,最後就能徹見自性三寶。
佛陀的教導智慧、平等,希望每個人透過修行,都能達到慈悲圓滿、智慧圓滿、人格圓滿的境界;從這個角度去思惟、觀察,就會發現佛教真正值得皈依,佛法的道理確實值得學習。
皈依有「回轉」之義,我們無始以來,因為種種邪見背棄三寶,念念都是向外馳求,在生死苦海中輪轉,現在聽聞佛法、了解真理,馬上將過去的邪見捨掉,將心念回轉過來,依佛法的道理返照自心,即能化解煩惱、成就菩提。
「佛法如大海」,海能容納百川,無論是江、河、溪流、清水、濁水,都能被接納匯流於大海。就如同佛菩薩心量廣大,具有無量智慧、慈悲可以包容、接納任何有情,從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。了解佛法的道理,捨離過去的邪見,依此修行,至誠皈依三寶,自能得到十方佛法僧的慈光加被。
佛陀的教導智慧、平等,希望每個人透過修行,都能達到慈悲圓滿、智慧圓滿、人格圓滿的境界;從這個角度去思惟、觀察,就會發現佛教真正值得皈依,佛法的道理確實值得學習。
皈依有「回轉」之義,我們無始以來,因為種種邪見背棄三寶,念念都是向外馳求,在生死苦海中輪轉,現在聽聞佛法、了解真理,馬上將過去的邪見捨掉,將心念回轉過來,依佛法的道理返照自心,即能化解煩惱、成就菩提。
「佛法如大海」,海能容納百川,無論是江、河、溪流、清水、濁水,都能被接納匯流於大海。就如同佛菩薩心量廣大,具有無量智慧、慈悲可以包容、接納任何有情,從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。了解佛法的道理,捨離過去的邪見,依此修行,至誠皈依三寶,自能得到十方佛法僧的慈光加被。
佛陀是覺悟圓滿的聖者,神通、智慧、功德圓滿,是人天教主、三界的導師,諸護法善神皆皈命護持,所以皈依佛法,不但過去所信奉的鬼神不會瞋責,並且因為三寶的威德、佛法的殊勝,這些鬼神也會轉而護持自己的道業。
如同社會上有些人能力很好,所開創的事業潛力很大,周遭的親友也會一起來協助,一方面讓這個事業早日成就、一方面也共享這份功德與光明。同樣的道理,鬼神也想提升自己,因為佛法是真理、佛是至高無上的聖人;當自己發願學佛,親近正法,自然有許多護法善神前來擁護。
世間上有許多宗教雖能勸人為善,但畢竟不夠究竟,無法使人得到最高的智慧、究竟的解脫。了解佛法的道理,知道以前所學的並不圓滿,現在覺悟了,就要翻邪歸正,皈依三寶並且發願成就正覺,落實佛法,讓生命更光明、福德更圓滿。
如同社會上有些人能力很好,所開創的事業潛力很大,周遭的親友也會一起來協助,一方面讓這個事業早日成就、一方面也共享這份功德與光明。同樣的道理,鬼神也想提升自己,因為佛法是真理、佛是至高無上的聖人;當自己發願學佛,親近正法,自然有許多護法善神前來擁護。
世間上有許多宗教雖能勸人為善,但畢竟不夠究竟,無法使人得到最高的智慧、究竟的解脫。了解佛法的道理,知道以前所學的並不圓滿,現在覺悟了,就要翻邪歸正,皈依三寶並且發願成就正覺,落實佛法,讓生命更光明、福德更圓滿。
這念心具足無量的智慧、光明,修行若能發起成佛的願心,依此精進努力,必能成就道果。
從前有位羅漢聖者,帶著一位沙彌弟子一起行腳。小沙彌走在師父後面,幫忙揹行李。邊走邊想:「自己發心出家,將來一定要成佛普度眾生。」阿羅漢聖者有神通,知道弟子發了菩薩的大願,就要小沙彌走前面,換自己揹包袱走在後面。
走了一段時間,小沙彌又想:「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,生生世世要救度眾生,時間太長、太辛苦,還是求證羅漢果位,做個聲聞聖者就好。」阿羅漢知道弟子的想法,馬上說道:「現在你還是走在我後面,幫忙揹包袱吧!」小沙彌感到奇怪,問道:「師父!您為什麼一下要我走前面,一下要我走後面?」羅漢回答:「起初你發了想成佛的心,這種大願,將來必能圓成佛果,這是我所不及的,所以請你走在我前面;現在你只是發願要證羅漢果,而且目前還是未成就的凡夫,而我已證阿羅漢道,所以理應走在我後面,幫忙揹行李。」
發心不可思議,一切法皆由心生,這一念成佛的願心,就是圓成佛果的正因。現在發心要成佛,去邪歸正,過去所信奉的鬼神也會轉而護持,因為自己未來成就道業,也能度脫這些鬼神脫離生死苦海。明白這些道理,知道佛法的可貴,對於過去所信奉的外道、邪見應儘快捨離,皈依三寶,依著佛法的智慧與光明,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彼岸。
從前有位羅漢聖者,帶著一位沙彌弟子一起行腳。小沙彌走在師父後面,幫忙揹行李。邊走邊想:「自己發心出家,將來一定要成佛普度眾生。」阿羅漢聖者有神通,知道弟子發了菩薩的大願,就要小沙彌走前面,換自己揹包袱走在後面。
走了一段時間,小沙彌又想:「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,生生世世要救度眾生,時間太長、太辛苦,還是求證羅漢果位,做個聲聞聖者就好。」阿羅漢知道弟子的想法,馬上說道:「現在你還是走在我後面,幫忙揹包袱吧!」小沙彌感到奇怪,問道:「師父!您為什麼一下要我走前面,一下要我走後面?」羅漢回答:「起初你發了想成佛的心,這種大願,將來必能圓成佛果,這是我所不及的,所以請你走在我前面;現在你只是發願要證羅漢果,而且目前還是未成就的凡夫,而我已證阿羅漢道,所以理應走在我後面,幫忙揹行李。」
發心不可思議,一切法皆由心生,這一念成佛的願心,就是圓成佛果的正因。現在發心要成佛,去邪歸正,過去所信奉的鬼神也會轉而護持,因為自己未來成就道業,也能度脫這些鬼神脫離生死苦海。明白這些道理,知道佛法的可貴,對於過去所信奉的外道、邪見應儘快捨離,皈依三寶,依著佛法的智慧與光明,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彼岸。
有些學佛的人,一生中受過多次三皈,皈依多位法師,稱為「結緣三皈」。覺得所認識的法師道德很高、學問很好,因此想跟他結法緣、跟隨他學習,當然必須親近他,跟隨他作師父,所以佛法中不限定只能皈依一位法師。法師受了具足戒,具足僧眾威儀,能夠做為佛法的代表,為發願求受三皈者做證明,證明皈依了佛法僧三寶。所以,法師只要受過具足戒,具備德行,我們就可以皈依。
修行學佛,目的在明悟心性,親見自性三寶;然而,初初開始修行,道業尚未成就,就必須先皈依外在的住持三寶,藉由外在三寶的啟發、引導,建立正確知見,進而脫離生死苦海。
皈依有正名定分的意義,如同學生入學辦理註冊手續,註冊以後,知道自己是學生,應該要用功努力;再則已取得學生的身分,受到學校的保障,可以正式在學校學習,而學校也有輔導課業的義務。同理,皈依以後,正式成為三寶弟子,跟隨皈依的法師、依著佛法努力修行,人生的道路就會很光明、很有希望。皈依後能得到三寶的慈光加被及善神的護持;四大天王會派遣三十六位善神予以守護,受了三皈依,將來彌勒佛出世成正覺,就能得度,這些都是皈依的功德與利益。
修行學佛,目的在明悟心性,親見自性三寶;然而,初初開始修行,道業尚未成就,就必須先皈依外在的住持三寶,藉由外在三寶的啟發、引導,建立正確知見,進而脫離生死苦海。
皈依有正名定分的意義,如同學生入學辦理註冊手續,註冊以後,知道自己是學生,應該要用功努力;再則已取得學生的身分,受到學校的保障,可以正式在學校學習,而學校也有輔導課業的義務。同理,皈依以後,正式成為三寶弟子,跟隨皈依的法師、依著佛法努力修行,人生的道路就會很光明、很有希望。皈依後能得到三寶的慈光加被及善神的護持;四大天王會派遣三十六位善神予以守護,受了三皈依,將來彌勒佛出世成正覺,就能得度,這些都是皈依的功德與利益。
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寶,必須了解所皈依的範圍,才能把握修行的方向。皈依佛者,現在以釋迦牟尼佛為代表,皈依一尊佛,即代表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。皈依法者,即是一切經律論皆當皈依,不限於某一法。
然而現在末法時期,有些人知見不正確,對法產生了偏執,執著某一法門,而認為其他法門不究竟。事實上,皈依法就是要皈依一切佛法,佛法說要「依法不依人」、「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」,「經」等於是學校的教科書,有小學、中學、大學的課程之分,因為小學生無法消化大學的課程;正如同小根機的人不能容受大法一般,因此,佛說法四十九年、談經三百餘會,對不同根機的人說不同的法,此即應機施教,讓每位聽法的人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。所以學佛修行,應選擇適合自己根機的法門,但也不能因此而排斥其他法門。
佛法傳到中國後由於經典太多,祖師們將之分門別類,而產生不同的宗派,但這些都是佛所說的法門,透過這些法門,都能夠讓我們明心見性。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學佛,圓成佛的智慧、功德,證到解脫的境界。學佛就要歸於了義經,了義經是最徹底的,見中道、見實相、證涅槃,這是屬於了義經,了解這些道理以後,就不會發生見解上的偏差。修行學佛不執著那一宗、那一派,因為一切佛法都是我們的老師,要心行平等,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受用。
然而現在末法時期,有些人知見不正確,對法產生了偏執,執著某一法門,而認為其他法門不究竟。事實上,皈依法就是要皈依一切佛法,佛法說要「依法不依人」、「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」,「經」等於是學校的教科書,有小學、中學、大學的課程之分,因為小學生無法消化大學的課程;正如同小根機的人不能容受大法一般,因此,佛說法四十九年、談經三百餘會,對不同根機的人說不同的法,此即應機施教,讓每位聽法的人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。所以學佛修行,應選擇適合自己根機的法門,但也不能因此而排斥其他法門。
佛法傳到中國後由於經典太多,祖師們將之分門別類,而產生不同的宗派,但這些都是佛所說的法門,透過這些法門,都能夠讓我們明心見性。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學佛,圓成佛的智慧、功德,證到解脫的境界。學佛就要歸於了義經,了義經是最徹底的,見中道、見實相、證涅槃,這是屬於了義經,了解這些道理以後,就不會發生見解上的偏差。修行學佛不執著那一宗、那一派,因為一切佛法都是我們的老師,要心行平等,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受用。
所謂皈依僧者,僧寶有菩薩僧、羅漢僧、凡夫清淨僧,上至賢聖僧、下至凡夫僧皆當皈依,不限於某一法師。佛弟子受三皈後,應以佛為師、以法為師、以僧為師;依正法修行,不再皈依天魔外道。
「外道」是指心外求道,有些宗教雖然也有善法,但是無法明心見性,不是成道的因,所以終究無法成就道業,至多只能達到生天的功德。想要成道,就要明心見性,心外求道,沒有見到真實的道理,便稱為「外道」。
「天魔」,是指六欲天中「他化自在天」的波旬。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靜坐,即將成佛的時候,天魔前來擾亂。面對魔擾,太子保持正念、心不為所動,天魔無法擾亂太子的修行,最後只好驚惶而逃。
打坐亦是如此,一切魔由心生,打坐時如遇種種境界,念咒、念佛,境界還是趕不走,有些人就會感到驚慌恐怖。須知境界由心而生,要降伏擾亂修行的境界,就是要保持正念、正定,始終不理它,這念心如如不動、了了常知,經過一段時間,境界自然而然就消失了。境界由心而生,心中保持正定才是根本降魔之道,因為心一動,就是妄想、煩惱,魔馬上就從這念心中生出。明白此理,就能堅住正念,好的境界不生歡喜、壞的境界亦不起煩惱瞋恨,這念心始終維持不動,就能降伏一切。
「外道」是指心外求道,有些宗教雖然也有善法,但是無法明心見性,不是成道的因,所以終究無法成就道業,至多只能達到生天的功德。想要成道,就要明心見性,心外求道,沒有見到真實的道理,便稱為「外道」。
「天魔」,是指六欲天中「他化自在天」的波旬。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靜坐,即將成佛的時候,天魔前來擾亂。面對魔擾,太子保持正念、心不為所動,天魔無法擾亂太子的修行,最後只好驚惶而逃。
打坐亦是如此,一切魔由心生,打坐時如遇種種境界,念咒、念佛,境界還是趕不走,有些人就會感到驚慌恐怖。須知境界由心而生,要降伏擾亂修行的境界,就是要保持正念、正定,始終不理它,這念心如如不動、了了常知,經過一段時間,境界自然而然就消失了。境界由心而生,心中保持正定才是根本降魔之道,因為心一動,就是妄想、煩惱,魔馬上就從這念心中生出。明白此理,就能堅住正念,好的境界不生歡喜、壞的境界亦不起煩惱瞋恨,這念心始終維持不動,就能降伏一切。
皈依三寶,以佛法為師,就應捨離外道思想,心外求法的道理,不是究竟的真理;依著不正確的道理而修,就會走錯路、走遠路,離正道愈來愈遠。皈依三寶,便應依循佛法的道理,精進修行,才不會受錯誤知見的影響而墮落。
佛法以明心見性為根本,是究竟的宗教,皈依佛法能夠令我們了生脫死,出離輪迴苦海,只要信仰三寶的信心永遠不退失,將來一定可以入於正道。即使今生不能得道,生生世世都可以親近三寶,在如來座下聽經聞法。
《校量功德經》中提到:假設在三千大千世界中,如同稻、麻、竹、蘆葦這麼多數量的如來出世了,有人用飲食、衣物、臥具、醫藥來供養這麼多的佛,等到這麼多的如來佛入涅槃,又為每一尊佛興建七層寶塔以為供養,這樣的功德可說非常殊勝了。但是,即使如此,也比不上一念淨心皈依佛法僧三寶的功德。
建塔植福的功德有多大呢?
在迦葉佛時代,當迦葉佛入涅槃後,有三十三個佛弟子為了紀念迦葉佛,就建造七層寶塔以供養佛的舍利。結果這些人因造塔功德,往生以後就生到忉利天,因此忉利天也稱為三十三天。這當中有一位是勸募造塔的發起人,此人功德最大,所以當了忉利天主。
在《賢愚經》中記載:一次,波斯匿王率領百萬軍隊行經祇洹精舍時,聽聞到一位比丘悠揚悅耳的梵唄聲,頓時百萬軍眾、象、馬皆為梵音所攝受,駐足諦聽,不肯前進。直至梵音終止,大眾才如夢初醒。波斯匿王即入精舍問佛因緣,佛告波斯匿王,此比丘前世曾持鈴供養懸於迦葉佛塔,並發願來世得能見佛,度脫生死,得好音聲,令一切眾生樂聞佛法。以此因緣,所以今生得值佛出家修行,得銅鈴般的殊妙音聲,復證阿羅漢果。
如來滅後,興建供養寶塔的功德如此之大,但是這麼多的福德,比不上以清淨心皈依三寶所得功德。想要成道、證涅槃的心就是清淨心,以清淨心皈依三寶,勝過前面這些功德,所以皈依功德實是廣大、不可思議。
佛法以明心見性為根本,是究竟的宗教,皈依佛法能夠令我們了生脫死,出離輪迴苦海,只要信仰三寶的信心永遠不退失,將來一定可以入於正道。即使今生不能得道,生生世世都可以親近三寶,在如來座下聽經聞法。
《校量功德經》中提到:假設在三千大千世界中,如同稻、麻、竹、蘆葦這麼多數量的如來出世了,有人用飲食、衣物、臥具、醫藥來供養這麼多的佛,等到這麼多的如來佛入涅槃,又為每一尊佛興建七層寶塔以為供養,這樣的功德可說非常殊勝了。但是,即使如此,也比不上一念淨心皈依佛法僧三寶的功德。
建塔植福的功德有多大呢?
在迦葉佛時代,當迦葉佛入涅槃後,有三十三個佛弟子為了紀念迦葉佛,就建造七層寶塔以供養佛的舍利。結果這些人因造塔功德,往生以後就生到忉利天,因此忉利天也稱為三十三天。這當中有一位是勸募造塔的發起人,此人功德最大,所以當了忉利天主。
在《賢愚經》中記載:一次,波斯匿王率領百萬軍隊行經祇洹精舍時,聽聞到一位比丘悠揚悅耳的梵唄聲,頓時百萬軍眾、象、馬皆為梵音所攝受,駐足諦聽,不肯前進。直至梵音終止,大眾才如夢初醒。波斯匿王即入精舍問佛因緣,佛告波斯匿王,此比丘前世曾持鈴供養懸於迦葉佛塔,並發願來世得能見佛,度脫生死,得好音聲,令一切眾生樂聞佛法。以此因緣,所以今生得值佛出家修行,得銅鈴般的殊妙音聲,復證阿羅漢果。
如來滅後,興建供養寶塔的功德如此之大,但是這麼多的福德,比不上以清淨心皈依三寶所得功德。想要成道、證涅槃的心就是清淨心,以清淨心皈依三寶,勝過前面這些功德,所以皈依功德實是廣大、不可思議。
皈依三寶的利益有淺有深,一方面皈依之後,依著佛法落實修行,提起覺性、反省檢討、堅住正念,就能啟發智慧,使自性三寶現前,最後成就道業。淺的方面來說,最低限度可以得到三十六位善神擁護,如果今生修行無法成就,未來等到彌勒菩薩成佛時,第二個法會中就能成道。所以受三皈依功德福報殊勝,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寶,成為佛的弟子,就能得到種種利益。
《大方等大集經》記載,妊娠的婦女若擔心胎兒不平安、怕流產,可教往皈依三寶,胎兒受三皈後,於母親腹中即受善神保護,出生後善良慈悲、六根健全,將來必然智慧通達、面貌端正、眾生樂見。釋迦牟尼佛住世時,有一位懷孕的婦人,因為過去所生的都是女孩,希望能夠生個男孩;看相、算命的結果,說此世註定沒有兒子,婦人為此悲傷抑鬱,處處尋求善法、累積福德,希望求生男孩;並且前往佛所求受三皈,積聚種種功德福報,孩子生下來,果然就是男孩。這原理就如同現代的胎教一樣,因為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,隨母親這念心所轉,母親以至誠、清淨的心皈依三寶,胎兒也能得到皈依三寶的利益。由此可知,受三皈依確實有無量無邊的功德。
《大方等大集經》記載,妊娠的婦女若擔心胎兒不平安、怕流產,可教往皈依三寶,胎兒受三皈後,於母親腹中即受善神保護,出生後善良慈悲、六根健全,將來必然智慧通達、面貌端正、眾生樂見。釋迦牟尼佛住世時,有一位懷孕的婦人,因為過去所生的都是女孩,希望能夠生個男孩;看相、算命的結果,說此世註定沒有兒子,婦人為此悲傷抑鬱,處處尋求善法、累積福德,希望求生男孩;並且前往佛所求受三皈,積聚種種功德福報,孩子生下來,果然就是男孩。這原理就如同現代的胎教一樣,因為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,隨母親這念心所轉,母親以至誠、清淨的心皈依三寶,胎兒也能得到皈依三寶的利益。由此可知,受三皈依確實有無量無邊的功德。
皈依三寶的利益很多,如忉利天主帝釋天,就因著皈依的功德而重報輕受。
忉利天主過去興建佛塔勸人發心,所以感得生在三十三天的果報。當他在天上的壽命即將結束,五衰現前。五衰是指一、天人頭冠上的花開始凋萎。二、天人穿的天衣很薄,不但不會髒,同時衣上還有光明,但壽命將結束之時,身上穿的天衣就會出現污垢。三、天人的寶座都是由金、銀、琉璃、珊瑚、瑪瑙、硨磲等七寶所成,上面還有寶蓋,壽命快終了的時候,他就會不安於座。四、兩腋生臭,天人平日身體是非常潔淨的,但臨命終時,兩腋就會開始流汗。五、身體臭穢,香潔的身體不再,而發出難聞的氣味。
帝釋天用天眼一看,知道自己將投胎至一位製陶者所飼養的母驢中,正在驚慌時,想起佛陀是三界中唯一能濟拔眾生出離苦海者,所以趕緊到佛所求受三皈。正當帝釋天至誠皈依佛法僧三寶,禮拜下去、剛要起身時,他在天界的壽命就結束了,於是神識即刻投生到驢胎裡。
此時不知何故,繫綁母驢的繩索突然鬆開,母驢走到放置陶坯的地方,亂踩亂踏,主人在旁無法制止,一時怒火沖天,就用扁擔打驢子,這驢子就流產了。因此,帝釋天的神識又回到天上,回復天帝之位,釋迦牟尼佛為他開示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的道理,帝釋天當下即證了初果羅漢。所以,受三皈的功德很多;以清淨心皈依三寶,其功德是不可思議的,最終必能斷除一切煩惱,達到菩提涅槃的境界。
摘自中台世界
忉利天主過去興建佛塔勸人發心,所以感得生在三十三天的果報。當他在天上的壽命即將結束,五衰現前。五衰是指一、天人頭冠上的花開始凋萎。二、天人穿的天衣很薄,不但不會髒,同時衣上還有光明,但壽命將結束之時,身上穿的天衣就會出現污垢。三、天人的寶座都是由金、銀、琉璃、珊瑚、瑪瑙、硨磲等七寶所成,上面還有寶蓋,壽命快終了的時候,他就會不安於座。四、兩腋生臭,天人平日身體是非常潔淨的,但臨命終時,兩腋就會開始流汗。五、身體臭穢,香潔的身體不再,而發出難聞的氣味。
帝釋天用天眼一看,知道自己將投胎至一位製陶者所飼養的母驢中,正在驚慌時,想起佛陀是三界中唯一能濟拔眾生出離苦海者,所以趕緊到佛所求受三皈。正當帝釋天至誠皈依佛法僧三寶,禮拜下去、剛要起身時,他在天界的壽命就結束了,於是神識即刻投生到驢胎裡。
此時不知何故,繫綁母驢的繩索突然鬆開,母驢走到放置陶坯的地方,亂踩亂踏,主人在旁無法制止,一時怒火沖天,就用扁擔打驢子,這驢子就流產了。因此,帝釋天的神識又回到天上,回復天帝之位,釋迦牟尼佛為他開示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的道理,帝釋天當下即證了初果羅漢。所以,受三皈的功德很多;以清淨心皈依三寶,其功德是不可思議的,最終必能斷除一切煩惱,達到菩提涅槃的境界。
摘自中台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