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

蓮師說:人們之所以不想從世俗成就的追逐中轉身離開,是因為他們不明白因果業力的道理和輪迴的特性。此生的逆境是由於往昔的業力,因此不要怪罪到他人!在修道上精進!

除非斷捨了散逸,否則要透過心靈修持達到成就是很困難的! 只要還未免除二元分別的執念,行菩提心就仍然遙不可及。

蓮師又說:會墮入下三道的惡趣,是由於十惡業,因此,即便是最微小的罪惡都要悔改並且誓願戒除!只要你尚未摒棄我執,那麼不管再怎麼微細的惡行,仍舊會導致後果,因此戒除惡行是必要的。有著概念所緣的善業不會成為解脫之道,因此,要在離念之中懷攝你所有的心靈修行!多生累劫所造的善行,仍舊會被一念嗔心所毀壞,因此,要以慈心、悲心和證悟的心態來訓練自己!
究竟俱生智慧---唯有透過積聚功德、清除一切過患、獲得成就者的加持,才會降臨。你應該了解,在他處尋找此究竟俱生智慧是愚行。
無論如何,除非你捨棄將事物執以為實的執著,否則這一切都是枉然。 因此,莫要將那些迷惘的體驗視為堅固實存的實相!措嘉,似乎沒有什麼行者真的在正確地修持佛法!在未來時代的末法時期,會有許多歪曲不當的行者將佛法視為交易的商品。 在那個時候,所有遵從我的話語的你們,千萬不要放棄十法行。 *繕寫經典、供養、施贈他人、諦聽法教、受持熟記、披讀、開演闡述、諷誦、思維與禪修法之意涵。只靠知識性理解是不可能領會這些言教的根本要義,唯有透過直接體驗才能真正有所了悟。不要將語言文字誤認為是法教的真實義,當刻就要將修行融入自己的生命中,從輪迴中獲得解脫。

2013年12月9日

知足的人,是真正的大富翁。那怕只得到一點點,也一樣滿心歡喜

感官的享受如同鹽水,嘗得愈多,口愈渴,立即捨棄所有會引生執著的事物。
不論你今天享有什麼樣的舒適、財富和權勢,都是過去生世從事一些微小善行的結果。不論你擁有多少的舒適、財富和權勢,永不滿足是一般人的特徵。你或許擁有多過你實際需要的財富,你或許勝過眾多對手,你或許擁有親密的朋友和親人,但這些永遠都不夠;即使金幣如下雨般從天而降,也可能都不夠。當你對所有令人嚮往的事物的渴望變得如此根深蒂固時,試著去滿足你的渴望,就如同飲用鹽水——喝得愈多,愈感到口渴。
佛陀法語諸弟子們!你們應當知道多欲的人,苦惱亦多;少欲的人,才是住於安穩的世界。你們要脫離苦惱,就要知足,知足之法,才是幸福安樂之道。
“不滿足”的毀滅力量可以由頂生王的故事來說明。頂生王在過去的生世積聚了大量的功德,然後投生成為一個轉輪聖王。他逐漸登上天道不同層次,最後達到三十三天的層次。在那裡,他能夠和天神中的天神帝釋天共享王座。帝釋天擁有許多劫的壽命,能夠享受如意樹的果實,飲用仙湖的甘露,用身體散放出來的光芒照亮整個宇宙。頂生王本來能夠繼續享受如此精緻的快樂,但他想要殺害帝釋天,好讓自己變得更有權勢,成為宇宙中最偉大的人物。這個念頭恰巧在他的功德耗盡時生起,他痛苦悲慘地死去,墮入凡俗的世界。
龍欽巴尊者說:不知道滿足,再富有的人都是窮人,因為那顆貪婪的心啊從來就沒有滿足的時候。知足的人,是真正的大富翁。那怕只得到了那麼一點點,也一樣滿心歡喜。
知道如何滿足於你所擁有的事物,即是擁有真正的財富。
如《涅槃經》中說:少欲者,不求不取;知足者,得少不悔恨。
當你知道如何去判斷什麼是足夠的,你將不再受到渴望、貪慾和需求的折磨。
龍樹菩薩在《親友書》中也說:
佛說一切財產中,知足乃為最殊勝,是故應當常知足,知足無財真富翁
如今人們忙碌地追求物質,全神貫注於自己能夠得到什麼。
結果,聞、思、修退減了,佛陀的教法也隨之衰微。
事實上,聞、思、修是永不足夠的唯一事物。
智慧主文殊師利通曉一切,行走宇宙十方之所有淨土,不斷請求諸佛為了眾生來轉動大乘教法的法輪。
因此,你要滿足於擁有的凡俗事物,但絕不要滿足於佛法。
如果你對凡俗的貪愛和厭惡永不滿足,又不渴望佛法,你只會愈來愈向下沉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