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千年前,龍樹菩薩寫給他的親友樂行國王。兩千年後,如果你讀了心生歡喜,能依教奉行── 那麼,這封信,也是寫給你的。一封信,123首偈頌,123個來自菩薩的殷殷提醒,學佛最基本的堅信因果、誠信三寶、六度波羅蜜,都包含其中。
皈依三寶後,實修靠自己
佛只是給一個訊息,那個訊息就是「法」,得到法之後,要自己去實修,才能真正解脫。
這是一封龍樹菩薩寫給一位親友的長信,這位親友是南方的一位國王,叫做「樂行國王」。在《龍樹親友書》的內容裡,主要談到「六度」也就是「六度波羅蜜」的修持。當然其中也宣說輪回過患、涅槃利益等,但是主要還是著墨於「六度」的修持。
龍樹菩薩,現證般若的大師
龍樹菩薩是西元二世紀左右,印度的一位大乘大師,他是開創大乘、中觀的一位大師。龍樹菩薩寫了很多佛法的著作,當中有顯經和密續的論典。譬如:顯乘有《中觀根本論頌》等,他在密乘也撰著了許多論典。從這些著作當中,我們可以知道,龍樹菩薩是對顯密非常精通的一位大師。譬如重要的《般若波羅蜜多》經典,中文稱《大般若經》,藏文為廣版《般若十萬頌》、略版《般若八千頌》等,這些都是從龍樹菩薩所作的許多注解整理出來的。有位漢傳大師,在他所寫的龍樹菩薩傳記裡也提到,這些般若經典釋論,即是直接來自龍樹菩薩覺證的淨相與淨觀。藏傳說龍樹菩薩曾到龍宮,漢傳也說他曾到一個充滿珍寶,像是龍宮的一個地方去;他在這些珍寶當中,看到了人世間從來沒有見過的一些經典。龍樹菩薩閱讀之後,完全吸收瞭解、融會貫通,再把這些經典帶回人間,並且把親眼所見寫成文字。所以有種說法是:像《般若八千頌》等經典,就是在龍樹菩薩那個時候所出現。
第1偈
具德我演如如教,為生福愛而興述,真善宜應可審聽,此頌名為聖祇底。
為了您這位具有功德的真善之人,讓您能生起善功德,我造了這部論頌,請您好好諦聽呀,這部論頌所說,都是佛陀的「聖人之言」。這一偈中所說的「具德真善」之人,指的是龍樹菩薩的親友樂行國王。但也可以指我們每個人,只要我們能聽聞佛陀教言,並且實際去修持,都是「具德真善」之人。「如如教」是善逝佛陀教言;「聖祇底」,是聖人之言。
第2偈
隨何木等雕佛像,諸有智者咸供養,縱使我詩非巧妙,依正法說勿當輕。
不管用什麼木頭來雕刻佛像,一切有智慧的人都會供養(因為所雕的都是珍貴的佛像),縱使我寫的詩偈並不巧妙,但這是依正法所說,您千萬別輕忽呀。這偈首先做了一個比喻:就像無論用任何材質的木頭所雕成的佛像,只要是有智慧的人,都會因為這是一尊佛像而供養祂、尊敬祂。不會因為是良木就尊敬,不會因為是不好的木頭就不尊敬。如同這個比喻,「縱使我詩非巧妙,依正法說勿當輕。」即便這所說的內容,並不是非常巧妙,但是因為這些內容都是依正法所說,所以也請聽聞者不要輕視。
第3偈
王雖先解如如教,更聞佛語增勝解,猶如粉壁月光輝,豈不鮮明益姝妙。
善逝如來的教法,不管是否曾經聽聞過,再次聽聞都有助益。國王您之前雖已瞭解佛法,再次聽聞,對您的修行更有幫助,這是非常殊勝美妙的;就像月光照耀在白色的粉牆上,豈不是更鮮明美麗嗎?「更聞佛語增勝解」,文中的佛,有「能忍」的意思,「能忍」一般來說是能消除煩惱。事實上聲聞、緣覺乘也能消除煩惱,但是這裡不只消除煩惱障。我們說佛陀祂是大能忍,祂不只消除了煩惱障,也消除所知障。所以這裡的佛語,是佛所說的教法、語言。雖然國王您過去已經瞭解、學習過這些如來的教法,但是如果您「更聞佛語」,來聽聞以下這些佛語的話,能讓您的見解更加增勝。舉例來說:「猶如粉壁月光輝」,就好像塗了白粉的牆壁,它已經潔白,倘若再加諸月光的光輝時,豈不是會變得更加光明、美好與殊勝?所以「豈不鮮明益姝妙」是這個意思。這裡是指:國王啊!您之前或許曾經聽聞過,若是再聽聞佛法的話,您對於佛法的瞭解會更加增長。
如果對於佛法不瞭解時,就要透過學習去瞭解它,這會是非常重要。就算我們已經學習過佛法,對佛法有一些瞭解,這時候如果您更加聽聞與修學,則會對修持更有幫助。我們也經常思索、閱讀文字形容的真理,讀過以後可能文字理解了,但是,真正的真相或者道理,是不是存於心上?就如佛陀經常告訴我們:「正法、佛法是什麼?」要我們「依義不依字」,我們要依靠的是它的真實義,而不是這些文字。所謂內容也不僅是文字的內容,重點是這些內容必須和我們的心結合,這時候的體會才會更加深刻。
第四偈
佛法並僧眾,施戒及與天,一一功德聚,佛說應常念。
隨時憶念佛法僧三寶,隨時憶念佈施、戒律及天人,每一種隨念都會聚集功德,所以佛說我們應常常作這六種憶念。
談到「皈依」的部份。常說「我皈依成為佛教徒」,但是否仔細想過:「什麼是皈依?」、「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教徒?」在印度,對所謂「皈依」和「佛教徒」本來並沒有嚴格定義,直到阿底峽尊者對「皈依」作了清楚的定義,大家才明白什麼是「真正的佛教徒」。
皈依必須具足三部分:
一、人(求皈依者):就是我們。
二、皈依對境:皈依的對象,指佛、法、僧三寶。
三、皈依方式:分動機和行為。
一、求皈依者
第一項「求皈依者」又可分為以下三種;這不是指階級,或者人的資質的不同,而是指發心:
1.下士夫:擁有下等發心,恐懼三惡道的苦。有人嚮往成佛,也想要解脫痛苦,但卻相信只此一生,不相信有輪回,這也算「下士夫」。
2.中士夫:擁有中等發心,想出離輪回,特別是想解脫「行苦」(心流變動之苦)。
3.上士夫:擁有上等發心,為解脫輪回眾生苦而求皈依,這是菩薩的發心。
下士夫可以分為兩種:第一種是害怕輪回的初發心;第二種是只相信這一生,不相信有來世,或者不相信有輪回。
其實很多人都這樣,他嚮往成佛的殊勝果位,也真的想要從輪回當中解脫出來,但是他相信只有一生,他不相信有來世、或者他不相信有輪回。大部份的人,其實比較在乎的是今生;他也相信只有此生而已,所以不相信來生。不過他也想要學習佛法、也想要解脫。如果是這樣的人,他也可以算是下士夫的一種皈依行者。
所以重點在於自己的一個發心。要看每個人的情況,是屬於三種類型當中的哪一種?皈依以後,我們看看自己屬於哪種類型?很自然的跟自己溝通,然後慢慢地增長自己的發心。
二、皈依對境
皈依的物件,就是「佛法僧」三寶:
佛:「佛寶」主要是指化身佛釋迦牟尼佛,佛陀誕生在2600多年前,他和我們一樣都是一個人,都是靠自己努力修持才成佛。他降生於人間,誕生在王宮,受用榮華富貴,而後看到生老病死的顯相而生起出離心,繼而出家修苦行,最後證得無上正覺。證覺後到了瓦拉納西,即在鹿野苑,開顯「苦集滅道」的四諦教法,教導眾生解脫輪回、涅槃寂靜之道,所以我們應皈依他。
「佛」這個字,藏文叫「桑給」,包含兩個意思:一是「醒覺」:即從各種覆障中醒覺;二是「開啟、增長」:指智慧和力量開啟並增長。
法:是指佛所說教法,又分為教、證二法:
一是「教法」:為佛所說之法;
二是「證法」:則是五比丘聽聞佛的教法之後,經由實修,在心流之中,無我智慧生起,此時「證法」即出現。
法寶包含兩種,即四諦中的「滅諦」和「道諦」:
一是「滅諦」:就是業、煩惱、痛苦的寂靜涅槃與出離,就像《中觀根本論頌》說:「當一切業煩惱到達邊際,此即滅諦」。滅諦是沒有煩惱,但不是空空的,什麼都沒有。這個「滅」字,本身具有「善妙」之意,就像病好了得到健康,這種健康是很美好的;同樣的,煩惱消除了,就得到心靈健康,更是非常善妙。
二是「道諦」:就是幫助我們從輪回中完全出離、到達寂靜涅槃的修持方法。
僧:是指同時具有「教法」與「證法」,擁有「滅諦」和「道諦」的聖僧。
三、皈依方式
皈依的方式,分「發心」和「行為」:
最重要的是皈依的發心,皈依之因有恐懼和信心兩種:
1.皈依之因一:恐懼
這是對輪回痛苦,尤其對三惡道的苦深懷恐懼,而想出離的發心。這裡「恐懼」不是指「嚇得發抖」,而是指「厭離」的心情,覺得輪回「夠了,這樣下去沒意思,不想再這樣下去了!」
這個恐懼的對象,是指對輪回,而不是指三寶和上師。我們對三寶、上師,就像身陷困境時,有人伸出援手,那樣自然地生起敬信之心。瞭解皈依物件的功德,生起歡喜心而皈依,這才是如法、純淨的皈依。
2.皈依之因二:信心
瞭解皈依對象的功德而自然生起信心,是最好的。這種信心,不是迷信;也不是盲目的依賴。
佛只是給一個訊息,那個訊息就是「法」,得到法之後,要自己去實修,才能真正解脫。我們還要學習,學習需要有一個學習的物件,需要有人教導。所以皈依三寶之後,修行還是要靠自己,要有自己的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