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育王廣建八萬四千佛塔後,心中法喜充滿,帶著群臣前往雞雀精舍(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波吒釐子城,又名華氏城),參禮耶舍上座,至誠請問:「上座,當今之世,還有為佛陀所授記,將廣作佛事、轉大法輪者嗎?王欲親近禮拜供養此尊者。」
耶舍上座表示:「佛陀於般涅槃前,一路度化阿波羅龍王、陶師、旃陀羅、瞿波梨龍等,及至摩偷羅國(亦名摩揭陀),佛對阿難尊者說:『你看到遠方那座大山嗎?那座山名為優留曼茶,有阿蘭若名為那茶婆低,有一切隨順而常寂靜好的氣象。』世尊以偈讚曰:『優波崛比丘,教授最第一, 名聞振四方,最勝之所記。於我滅度後,當得作佛事, 度諸眾生類,其數無有限。』」
阿育王當下明白此乃佛陀的授記偈,急切問道:「優波崛尊者現今出世了嗎?」上座回答:「尊者已出世了,並且出家學道,降伏煩惱,已證阿羅漢果。現帶領一萬八千比丘法眷,住在優留曼茶山中阿蘭若處,以佛所說淨妙法門,慈悲開導眾生,度化人天無量眾生。」
阿育王聽了,喜不自勝,馬上命令群臣,準備莊嚴車乘,及諸親眷,一齊去禮拜供養優波崛尊者。
臣子聽了,提醒國王:「這位尊者既然淨住於王城中,宜當遣使送信、迎奉入宮覲見,國王何必舟車勞頓、親自前往呢?」
但是阿育王愈發誠敬地說:「有聖者住世,是全國君民的福德,我當親自前往頂禮請法,豈能令尊者降尊紆貴,如臣民行來覲見?」
接著阿育王虔敬地遣信予尊者,告知某日當前去參禮請益。時尊者思惟,若國王盛大軍陣上山,勢必傷及無辜蟲螘,於是請使者回覆:「請君王以國事為重,優波崛將親往王宮相會。」
阿育王聽到尊者將親自入城,自然歡喜,吩咐眾人籌辦迎奉諸事。從摩偷羅至巴連弗邑,途經水路,一切舟乘行列寶幡幢蓋,如轉輪王出巡一般莊嚴無比。
尊者率領一萬八千弟子,便在王室的護送下,舟楫幡蓋連綿如霞天萬里。阿育王帶領大臣眷屬恭候迎奉,接足頂禮,並以瓔珞珍寶,虔敬供養尊者,暢言:「王今一統閻浮提,實不足以為喜;今日得見尊者,如得見佛面,心中無比雀躍歡喜!」隨即以偈讚曰:
「寂滅已度世,汝今作佛事,世間愚癡滅,如日照佛世。
為世作導師,說法中第一,眾生可依怙,我今大歡喜。」
國王隨即派遣使者週知全國上下:「優波崛尊者今入城弘法,大眾當把握殊勝因緣,修諸供養,如見佛面,能遠離貧苦、得真富貴,常生天上,究竟解脫、登涅槃樂。」
同時,敕令平整全城道路,懸繒幡蓋,燒香散華,伎樂不斷,舉國人民熱烈夾道奉迎,供養尊者,得植善根。
爾時,優波崛尊者讚歎阿育王:「三寶實難遭難遇,大王能愍念眾生,以正法治化天下,勸修恭敬供養功德,如世尊昔日常說:『我之正法,寄在國王,及諸比丘僧等。』大法流布,仰賴政通人和、民生安樂,而仁王禮敬沙門、護法護教。」
阿育王合掌應諾:「王已造諸佛塔,莊嚴十方國土,廣布佛舍利,遍於閻浮提。自身及妻兒,珍寶及土地,皆隨願喜施,供養賢聖僧。」
「善哉!大王如是護持正法,生生世世無所憂畏,受福無窮,必得無上覺!」尊者祝願。
時阿育王見尊者容貌端嚴,體態柔軟,而自己則肌膚麁澁,不禁自慚形穢,於是請示尊者此中因緣。尊者道:「過去生中我修布施時,皆為清淨勝妙之物,不曾用土布施,所以今得此果報。」阿育王聽了黯然說道:我以前幼小愚癡無智,雖遇世尊如來最上福田,卻以遊戲之沙供養佛,所以才感肌膚麁澁之報。」尊者聽了和顏說道:「三寶福田殊勝微妙,能令施土獲尊貴之報。」阿育王聽了生起大歡喜心告訴群臣:「我僅以遊戲之沙布施,即得轉輪聖王之果報,所以當勤修供養三寶。」於是稟白尊者:「我願護持正法永住以報佛恩,請尊者慈悲引領弟子,朝禮一切佛所、說法處、行化處,弟子皆要起塔供養,令未來眾生皆生恭敬信心,信受佛法。」於是,阿育王帶領軍臣眷屬,持種種香花、幢幡等至誠朝禮,修護並標示聖地所在,令後世眾生皆能恭敬供養如來,深植善根福德。
耶舍上座表示:「佛陀於般涅槃前,一路度化阿波羅龍王、陶師、旃陀羅、瞿波梨龍等,及至摩偷羅國(亦名摩揭陀),佛對阿難尊者說:『你看到遠方那座大山嗎?那座山名為優留曼茶,有阿蘭若名為那茶婆低,有一切隨順而常寂靜好的氣象。』世尊以偈讚曰:『優波崛比丘,教授最第一, 名聞振四方,最勝之所記。於我滅度後,當得作佛事, 度諸眾生類,其數無有限。』」
阿育王當下明白此乃佛陀的授記偈,急切問道:「優波崛尊者現今出世了嗎?」上座回答:「尊者已出世了,並且出家學道,降伏煩惱,已證阿羅漢果。現帶領一萬八千比丘法眷,住在優留曼茶山中阿蘭若處,以佛所說淨妙法門,慈悲開導眾生,度化人天無量眾生。」
阿育王聽了,喜不自勝,馬上命令群臣,準備莊嚴車乘,及諸親眷,一齊去禮拜供養優波崛尊者。
臣子聽了,提醒國王:「這位尊者既然淨住於王城中,宜當遣使送信、迎奉入宮覲見,國王何必舟車勞頓、親自前往呢?」
但是阿育王愈發誠敬地說:「有聖者住世,是全國君民的福德,我當親自前往頂禮請法,豈能令尊者降尊紆貴,如臣民行來覲見?」
接著阿育王虔敬地遣信予尊者,告知某日當前去參禮請益。時尊者思惟,若國王盛大軍陣上山,勢必傷及無辜蟲螘,於是請使者回覆:「請君王以國事為重,優波崛將親往王宮相會。」
阿育王聽到尊者將親自入城,自然歡喜,吩咐眾人籌辦迎奉諸事。從摩偷羅至巴連弗邑,途經水路,一切舟乘行列寶幡幢蓋,如轉輪王出巡一般莊嚴無比。
尊者率領一萬八千弟子,便在王室的護送下,舟楫幡蓋連綿如霞天萬里。阿育王帶領大臣眷屬恭候迎奉,接足頂禮,並以瓔珞珍寶,虔敬供養尊者,暢言:「王今一統閻浮提,實不足以為喜;今日得見尊者,如得見佛面,心中無比雀躍歡喜!」隨即以偈讚曰:
「寂滅已度世,汝今作佛事,世間愚癡滅,如日照佛世。
為世作導師,說法中第一,眾生可依怙,我今大歡喜。」
國王隨即派遣使者週知全國上下:「優波崛尊者今入城弘法,大眾當把握殊勝因緣,修諸供養,如見佛面,能遠離貧苦、得真富貴,常生天上,究竟解脫、登涅槃樂。」
同時,敕令平整全城道路,懸繒幡蓋,燒香散華,伎樂不斷,舉國人民熱烈夾道奉迎,供養尊者,得植善根。
爾時,優波崛尊者讚歎阿育王:「三寶實難遭難遇,大王能愍念眾生,以正法治化天下,勸修恭敬供養功德,如世尊昔日常說:『我之正法,寄在國王,及諸比丘僧等。』大法流布,仰賴政通人和、民生安樂,而仁王禮敬沙門、護法護教。」
阿育王合掌應諾:「王已造諸佛塔,莊嚴十方國土,廣布佛舍利,遍於閻浮提。自身及妻兒,珍寶及土地,皆隨願喜施,供養賢聖僧。」
「善哉!大王如是護持正法,生生世世無所憂畏,受福無窮,必得無上覺!」尊者祝願。
時阿育王見尊者容貌端嚴,體態柔軟,而自己則肌膚麁澁,不禁自慚形穢,於是請示尊者此中因緣。尊者道:「過去生中我修布施時,皆為清淨勝妙之物,不曾用土布施,所以今得此果報。」阿育王聽了黯然說道:我以前幼小愚癡無智,雖遇世尊如來最上福田,卻以遊戲之沙供養佛,所以才感肌膚麁澁之報。」尊者聽了和顏說道:「三寶福田殊勝微妙,能令施土獲尊貴之報。」阿育王聽了生起大歡喜心告訴群臣:「我僅以遊戲之沙布施,即得轉輪聖王之果報,所以當勤修供養三寶。」於是稟白尊者:「我願護持正法永住以報佛恩,請尊者慈悲引領弟子,朝禮一切佛所、說法處、行化處,弟子皆要起塔供養,令未來眾生皆生恭敬信心,信受佛法。」於是,阿育王帶領軍臣眷屬,持種種香花、幢幡等至誠朝禮,修護並標示聖地所在,令後世眾生皆能恭敬供養如來,深植善根福德。
摘自:《雜阿含經》
省思
《大般涅槃經》記載,如來告阿難言:「若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於我滅後,能故發心往我四處,所獲功德不可稱計,所生之處常在人天,受樂果報無有窮盡。」即使非佛門弟子,凡朝禮佛生處、成正覺處、轉法輪處、入大涅槃處等聖地,悉獲如是功德。 導師亦嘗開示:堅定學佛信心的來源有三,一經典、二師承、三聖蹟文物。阿育王時代,距佛世已經百年,因此,國王積極尋訪正法傳人,並且親自朝禮一切佛所行處,以護法、護僧、護聖地,報佛深恩。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云:「世出世恩有其四種,一父母恩、二眾生恩、三國王恩、四三寶恩,如是四恩,一切眾生平等荷負。」為佛弟子,應珍惜得遇大善知識,聽聞佛法之因緣,具體落實成佛之道,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塗苦,方為真實報恩者。